阿萨德遭投毒暗杀,抢救十一天后保住一命,难怪至今杳无音信
2025年9月22日,流亡俄罗斯的叙利亚前总统巴沙尔·阿萨德在莫斯科郊区的一处保密别墅内突然昏迷。
他面色苍白、呼吸急促,伴随剧烈咳嗽和神经系统紊乱症状,被紧急送往一家高度戒备的军队医院ICU。 医疗检测报告显示,他体内存在不明毒素痕迹,生命一度垂危。
经过11天的抢救,阿萨德于10月2日脱离生命危险,但至今未公开露面。 更引人关注的是探视名单的异常安排:阿萨德的弟弟马赫尔·阿萨德——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前司令、家族军事力量的核心人物,被明确禁止进入病房;而前总统
府秘书
长曼苏尔·阿扎姆却获准探视。 这种安排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有意切割阿萨德与家族势力的联系。
中毒背后的克格勃式手法
中毒事件的发生地点本身充满疑点。 阿萨德居住的别墅由俄罗斯精锐部队严密守卫,外人难以接近。 毒素类型未被公开,但症状描述符合神经毒剂特征。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,这种隐秘手法与冷战时期克格勃的惯用手段高度相似。
展开剩余77%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负责人拉米·阿卜杜勒·拉赫曼透露,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幕后黑手,但事件发生在俄罗斯严密控制区域,"除非默许,否则难以实现"。
俄罗斯官方对此事的回应异常冷淡,克里姆林宫仅以"无可奉告"回应媒体追问,俄国防部内部人士甚至暗示阿萨德已成为"医疗负担"。
从盟友到负担:阿萨德价值的变化
回溯历史,阿萨德与俄罗斯的关系经历了剧烈转变。 2015年,俄罗斯应阿萨德请求直接出兵叙利亚,通过空军支持和特种部队介入,硬生生将濒临垮台的阿萨德政权从崩溃边缘挽回。 普京多次在联合国动用否决权为其护航,使阿萨德被称为俄罗斯在中东的"战略支点"。
然而,随着叙利亚内战形势变化,阿萨德的政治价值逐渐缩水。 2024年12月,阿萨德政权在反对武装全面攻势下垮台,他被迫流亡莫斯科。
初期,俄罗斯仍提供总统级待遇,但随后住所从别墅降级为普通公寓,安保由精锐部队替换为普通警察。
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3月,阿萨德的旧部集结成"解放叙利亚军事委员会",继续对抗叙利亚新政权。
经济动机:百亿美元资产的诱惑
除了政治考量,经济因素可能是更直接的动机。 外界长期传闻,阿萨德家族将大量资产存放在俄罗斯及欧美银行体系,包括约270吨黄金和数十亿美元现金。
随着俄乌战争持续,俄罗斯财政面临巨大压力。 能源收入受挫、军费开支激增,使得这笔"沉睡财富"极具吸引力。 若阿萨德死亡,这些资产可能被俄罗斯以"依法充公"名义接管,成为缓解财政危机的秘密财源。
叙利亚新政府的通缉令与大国博弈
就在阿萨德中毒前一周,叙利亚新政府领导人朱拉尼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,宣布叙利亚已从"危机输出国转变为和平机遇"。 同时,叙利亚法院对阿萨德发出全球通缉令,指控其2011年镇压平民、实施酷刑等战争罪行。
朱拉尼政府由美国曾列为"恐怖分子"的"沙姆解放组织"转型而来,如今却成为西方认可的政治力量。 通缉令的时机耐人寻味——朱拉尼计划10月访问俄罗斯,明确将"解决阿萨德问题"作为合作前提。
家族内斗与兄弟阋墙
马赫尔·阿萨德被禁止探视兄长的事件,暴露了阿萨德家族内部权力分裂。 马赫尔掌握着流亡势力残余的武装力量与海外资金网络,是阿萨德家族翻盘的唯一希望。 禁止他接触巴沙尔,实质是切断阿萨德家族最后的反抗能力。
与此同时,阿萨德的妻子阿斯玛·阿萨德据称在乳腺癌康复后又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,其父亲正向英国政府申请让她回伦敦治疗。 但英国以她与阿萨德政权关系密切为由拒绝接纳。 阿萨德家族已陷入全面崩溃。
国际社会的沉默与默契
对比2015年俄罗斯全力庇护阿萨德的姿态,此次国际社会的反应凸显了阿萨德地位的彻底转变。 法国早在9月初就对阿萨德发布通缉令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呼吁引渡,美国虽未直接表态,但默许朱拉尼政权推动司法清算。
甚至阿萨德的昔日盟友也集体沉默。
只有影响力有限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要求俄罗斯澄清真相。
地缘棋局中的卒子命运
阿萨德的命运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缩影。 俄罗斯面临两难选择:若交出阿萨德,将背负"背信弃义"的骂名,影响其他盟友对莫斯科的信任;若继续庇护,则可能失去与叙利亚新政权合作的机会,危及俄罗斯在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的战略利益。
十年前,阿萨德还是普京在中东的"反恐英雄";如今,他成了多方交易的筹码。 他的悲剧不在于失败本身,而在于连失败的方式都无法自主选择。
当大国利益重新洗牌时,曾经的盟友也可能成为最先被牺牲的棋子。
发布于:江西省